要好的形式,不要形式主义——机关第四支部微党课
发布时间: 2013-10-09 浏览次数: 736

 

要好的形式,不要形式主义

——机关第四支部微党课

 

课程目标:认清形式与形式主义的异同

课程重点:认识形式与形式主义的区别,并努力做到如何避免形式主义,在实践中寻找好的形式来开展工作。

 

导入: 910日上午,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高校巡回展走进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师生在图书馆举行了简短的开幕仪式,之后在图书馆一楼大厅陈展现场听取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工作人员生动、详细的讲解。在留言板上,有的同学说:钱老一生为国,辛劳一生,放弃了美国的高薪待遇,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有的同学说:我们要学习钱老严谨的求知品格和民族气节,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在众多对钱老表示尊重和敬佩的留言中,有一条与众不同的留言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学校让学生来参加开幕式难道不是形式主义吗?” 这条留言引发了我们对形式与形式主义关系的思考。无疑巡回展有精彩的展览内容,钱老对科学的追求精神将鼓励和引领着几代人的成长。组织学生参观巡回展绝非形式主义,而这位留言的同学对这两个概念产生的误解可能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仅有形式而无内容形式主义活动较多,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

首先,我们先学习一下形式与形式主义的概念。

形式的概念:形式是相对内容而言,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指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内容包括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运动的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同一种内容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同一种形式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内容与形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形式主义的概念:政府官员或部门通过做一系列表面工夫,而这些工作仅仅为了得到上级赞许,从而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民间认为这种消耗人民财产的行为十分可恶,但表面上对这些工作内容则表示支持。

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生活中,形式主义给基层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危害。

形式主义妨碍了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心中没数,崇尚空谈,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必然影响实际工作,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其次是败坏社会风气。形式主义蔓延,势必助长不说真话,弄虚作假之风,助长思想懒惰,巧于应付上级的不良倾向,影响干群关系,影响部分干部健康成长。

再就是导致官僚主义猖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一样货色。共同生长,互为支撑。形式主义的产生根源同官僚主义产生根源是一样的。官僚主义不深入基层,不搞调查研究。布置工作拉架子造声势;成绩和荣誉方面争,在工作中大搞形式主义之风,远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切工作讲套路,拿出一些数字应付上级。这样势必贻误工作,贻误事业,对党的事业造成损害。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要好的形式,不要形式主义

要好的形式:任何工作开展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内容需要依附于形式而存在,靠形式去展示。时代不断发展,教育对象不断变化,教育者的教育形式需要与时俱进,以往的灌输式、说教式形式越来越受到排斥和反感。在信息时代,平和的,接地气的、形象化的各种模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信赖和接受。群众是最好的教师,一线是最生动的课堂。如学校党委开展基层群众工作经验交流改变了原先由校领导主持学习会的形式,邀请来自基层一线的教职工担任主持,校领导从台上做到了台下,来自一线的教职工占到了台上,讲述自己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故事,动情处声泪俱下。学校还拍摄了纪录片,用图、文、生等更直观、鲜活的元素去接近观众,感动观众。

不要形式主义:当今中国的社会,形式主义现象比比皆是。大量事实证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推进科学发展的一大祸害。官僚主义严重,形式主义就会盛行,就会出现假开工假落实假汇报之类的问题。要杜绝形式主义,必须首先破除官僚主义,到实地、查实情、说实话、办实事。在一些地方,有些干部干事不是为了给人民造福,而是为了让领导高兴,是不怕群众有意见,就怕领导没看见。我校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门听意见环节中,也或多或少出现了某些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虽然可能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但影响很坏,如果任其传播泛滥,就会像无形的墙隔开教师与学校的距离,降低教师对学校的信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在认识上要到位,机关每一位教职工都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服务态度要热情,让老师带着期待来带着满意走。在行动上要认真,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排摸出来的问题要认真改,制定整改任务书、时间表,敢于打持久战、啃硬骨头,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在监督上要强化。改作风不能自说自话,内部循环,要开门搞活动,开门接受监督,尤其应该加强群众监督,尤其利用新媒体给群众提供多种平台,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做到及时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落实。

 

 

 

机关第四党支部

201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