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用心服务,为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懈努力
——机关第六(教务处)党支部基层党建交流材料
机关六支部(教务处)是一个团结进取、富有活力、讲奉献、能战斗的集体,现共有正式党员11名。一直以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机关党总支指导下,机关六支部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推进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全支部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同时,以党建促中心,为本科教学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在过去的一年中,支部书记周小理同志带领教务处全体成员不断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加强学风教风建设,完善教学管理,推进教学研究与改革,增强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本科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稳步发展,真正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求实高效,积极开展学习型支部建设
机关六支部一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为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支部认真制定并执行了支部党员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学习制度,积极开展学习型支部建设。
首先,以理论学习和“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加强支部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认真组织支部党员干部进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警示教育”等思想教育,认真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执行学校党委各项决议和机关党总支的各项决定。在学习中,支部要求将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与普通党员干部的学习相结合,在组织发展中党员的学习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相结合。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
其次,坚持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相结合,加强政策学习与指导实际工作相结合,加强理论学习与提升研究水平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支部按期订阅《半月谈》、《中国大学教学》、《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等报刊杂志,组织各位党员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全体成员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梳理本职岗位的工作情况,开展理论研究,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针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广泛性,支部还采取深入院(部)调研,召开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教学工作例会听取意见,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等多途径多渠道等方式展开认真细致的调研学习工作,进而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时改正,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二、积极稳妥,深入加强支部组织建设
教务处党支部高度重视组织建设工作,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定期过好组织生活,组织党员认真学习新政策、新文件。第一,支部注重改进组织生活方式、充实组织生活内容、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积极组织了许多有意义的思想教育活动,努力探索关于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新的方法和途径。通过更鲜活、更有切身感受和心灵触动的教育形式,党员同志加深了对党的热爱之情,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第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支部工作公开化,支部决议民主化。通过“会前调查研究,会上共同讨论,一事一议,献计献策,民主投票”等方式,大力发扬民主,因此,无论是在党组织的工作中,还是在处里的管理工作中,都没有出现过“一言堂”的现象,支部的党员紧密团结,具有很强的凝聚性和战斗力。第三,这两年随着青年教师进入教务处工作,为教务处带来了新的面貌,机关六支部也焕发出新的活力。在老党员同志“传帮带”影响下,新进青年同志积极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支部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按照组织发展程序,规范、细致地做好新党员发展、预备党员考察、积极分子培养等各项工作,新发展预备党员1名,培养发展对象2人,为机关六支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最后,为了让大家在辛勤工作之余还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教务处组织开展了乒乓球友谊赛等体育活动,并形成了每天上午10点钟集体做广播体操的惯例,营造了健康向上的和谐氛围,为全处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三、廉洁自律,加强党性修养作风建设
支部积极开展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进防惩制度建设。在民主生活会和支部会上,通过一些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处内党员干部在利益目前要保持清醒,做到廉洁自律;支部也以党风廉政和廉洁自律为主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强化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强化支部成员的自我监督。几年来,教务处没有发生任何违法违纪事件。例如:教务处每年经手的实验室建设经费达1000余万元,一直都能把好经费使用关,实现经费的正确分配;教务处担任学校教材采购、发放等工作,每年涉及的经费达430余万元,但一直严格按国家有关制度操作,从未在纪委、审计部门的监督中出现任何问题。
支部书记周小理处长以身作则,要求全处同志在政治上做到品德高尚、作风正派、追求进步、团结友爱,在业务上做到善于钻研、技能熟练、工作高效、服务到位。青年干部江旭宸同志自从到教务处工作以来,一直提早上班、延后下班,以更好地为师生服务;老党员马忠才一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克服自身病痛忘我投入工作。党员干部同志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岗位意识和服务意识的行为,也极大地带动了周围的同志,教务处全体人员树立起了优质服务师生的理念,形成了“树管理质量特色理念,创高效务实和谐服务”的工作氛围,全处职工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得到提升,全处的向心力和凝聚性大大加强。大家都努力克服个人和家庭的各种困难,兢兢业业,团结协作,以主人翁的态度,从接好每一个电话做起,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开拓创新,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教学工作是教务处的中心工作。一直以来,机关六支部紧紧围绕教务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和感召力,党员同志在各项重大工作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作用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默默奉献的工作态度努力服务于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工作成绩,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1、创高效务实服务,保稳定教学运行。面对全校师生数的不断扩大,日常教学管理工作量也随之繁重。教务处全体同志主动放弃众多周末休息时间,借助信息化建设,顺利完成了各类教学管理任务。2012年,全校共排课5810门次,选课31966人次,,四、六级考试21424人次,比去年增加877人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5072人次,上海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1307 人次,完成4615名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为实现基层教学管理规范化,教务处共组织了4次教学秘书、实验中心主任等专题培训会,内容涉及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和实践教学信息系统的功能使用等内容,参加培训人员累计160人次。
2、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深入实施“卓越计划”。全面推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4个试点专业卓越计划的深入实施,卓越计划培养方案按计划上网公布,并积极申报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2012年,学校申报获批 “卓越计划” 相关市级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4项。与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基地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组织完成“中石化上海石化校外实习基地”等两个市级本科高校校外实习基地重点项目的建设。
3、以更名大学为契机,全面实施质量工程。以更名大学为契机,不断优化专业布局,我校的本科专业数从44个增加到46个,学科门类从7个增加到8个,专业类从22个增加到29个,初步形成了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科专业框架。组织召开20余次专题研讨和论证会,认真完成了更名工作重要报告部分的撰写、重要指标的梳理及其支撑材料的准备工作。召开人才培养特色研讨会,进一步凝练了培养特色。制定了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举办第六届教学质量月,共举办4个系列、12项活动。加强了与学生系统的交流与沟通,以教风建设促学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自我剖析、自我评估,首次撰写发布年度质量报告。
4、管理服务上水平,本科教学工程喜获丰收。加强管理,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务处长期不懈的工作重点,也是支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落实学校办学方略的工作重点。在教务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本科教学方面特别是质量工程项目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获上海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上海市级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教委重点教学改革项目2项,上海市全英语教学示范课程1项。在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8项。学科技能竞赛实现了“院院有赛事、人人都参与”的可喜局面,共有7585人次学生参加市级及以上竞赛活动,共获得市级以上竞赛奖461项,其中国际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全国特等奖2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114项、三等奖183项。“中石化上海石化校外实习基地”等2个项目获批市属高校校外实习基地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经费364.2万元。
回顾2012年,我们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脚踏实地,迎难而上,解决了一个有一个问题,落实了一项又一项举措;展望新的一年,教务处全体将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勇于探索,追求卓越,改革创新,用心服务,为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而不懈努力。
机关第六党支部
二〇一三年六月七日